安全生产 我们永远在路上 |
||||
|
||||
清晨七点半,我走出项目部大门口,望着远处渐亮的天际线,开始了今天的安全巡查。作为项目安全员,这样的巡查已经成为我工作的常态。 我的第一站是施工区域的堤顶路。这里车流量大,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地段。抬头望去,彩旗围护整齐划一,交通警示牌、减速慢行指示牌、安全警示牌、道路限速牌等标识清晰可见。这些看似简单的设施,却是保障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沿着堤顶路继续前行,高压线下施工区域映入眼帘,这里的安全隐患更为复杂,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项目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如护栏防护、警示灯、高压线安全警示牌、安全距离警示带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施工前的临高压线下施工许可证。 每周施工前,工区负责人必须填写许可证上报项目部、监理、业主,逐层报审。每日施工前在建设项目供电安全巡查群报备,这一作业规范报备流程确保了每一次高压线下作业都经过严格评估和审批。就在上一周,一位新来的工人不了解高压线安全距离,被班组长及现场作业监护人做为当天“重点关注对象”,讲清摸透后方可进场。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构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 清表作业区上的裸土被绿目网全面覆盖,挖机作业时严格执行"一机一炮"湿法作业,雾炮降尘与洒水车配合默契。记得上个月,一场大风过后,部分未全部苫盖的裸土区域扬尘有“抬头”的迹象,项目立即采取措施,让扬尘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这让我明白,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良好的作业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 班前会的场景总是让我感动。班组长认真检查每位工人的劳保穿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护手套等,一样都不能少。所有进场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这已成为项目的铁律。我曾见过一位老工人因为天气炎热想摘下安全帽,被班组长严肃制止。老工人起初不理解,直到班组长给他讲述了一起因未戴安全帽导致的头部受伤事故,他才恍然大悟。所以,安全教育不仅要靠制度,更要入脑入心。 机械设备区是巡查的重点区域,每台设备进场前都经过严格报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在上周,一台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出现异常,维修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了可能的安全隐患。这让我认识到,机械设备安全不仅在于使用环节,更在于日常维护和人员培训。 一天的巡查结束了,夕阳为工地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回望这片我们日夜守护的工地,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但通过系统的管理措施和项目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正在将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安全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持续的工作。正如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所倡导的,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掌握应急技能,我们才能真正筑起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夜幕降临,工地的灯光次第亮起,我拿起笔记本,记录下今天的巡查情况。安全工作没有终点,明天,我又将开始新的巡查,因为我知道,安全生产,我们永远在路上。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